文明成就城市高度。文明城市的命名集中体现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,全面展示一座城市的形象魅力。今年,确保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委三年复查、蝉联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、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,也是广大市民的热切期盼。
4月27日,全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巩固提升专项行动动员部署大会召开,标志着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。
若问,“济源距离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还有多远?”答案是,需要全市人民用实际行动来作答。俗语说,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。济源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差距,扬长补短,全力以赴,打赢这场战役。
蝉联全国文明城市,济源有优势
济源从1998年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,到2015年2月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,先后历经17个春夏秋冬才取得全国文明城市这一金字招牌。多年来的持续创建,为济源蝉联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市委、市政府领导班子虽然几经调整,但无论班子怎么变化,市委、市政府始终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,始终坚持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一棒接着一棒传,一任接着一任干,持续推进多城联创工作,严格落实各项体系标准,不断加强长效机制建设。
多年来,硬件方面,济源先后启动了中心城市综合提升、十大区域整治、四整治六规范、卫生秩序集中整治、城乡垃圾集中清理、城中村“五化”达标、老旧小区改造提升、八大环境治理、十大不文明行为整治、全民文明素质教育等工程,完成了市区道路、河道、游园、城中村、集贸市场、景观带等系列改造提升工程,完善了水、电、气、暖、通讯等功能服务设施,更新了城市公交系统、数字化城管系统,建成了第二污水处理厂、市民之家等重点项目,住房、医疗、教育等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,城市环境不断优化,城市功能更加完善,城市知名度显著提高。 软件方面,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济源按照“抓重点、攻难点、出亮点”的工作思路,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,着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着力培育社会文明新风,全面提高了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,建成了一批示范点。
同时,济源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全国绿化模范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称号。这些都是济源争创的优势。
蝉联全国文明城市,我们需努力
在看到优势的同时,我们更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创建工作的严峻性。
就自身而言,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还很多,概括为“硬件不够‘硬’、软件还很‘软’”。其中,包括13项突出问题:城市主次干道、街巷路面坑洼不平;交通秩序乱象急需治理;专业市场标准较低、管理水平较差;人行道、广场游园等地砖松动、缺损较严重;小广告乱贴现象较严重;墙体脱落比较普遍;垃圾乱倒问题时有发生;生活垃圾死角依然存在;部分老旧小区脏乱差;店外就餐问题较严重;亮化工作存在问题;公共场所公益广告少;市民文明素质仍需提高。薄弱环节方面:动员市民上,市民的主动参与意识还不强,人人参与的合力还没有很好地形成;思想认识上,个别部门、单位甚至是个别领导同志对创建工作的认识仍然不到位;工作进度上,各单位之间的工作进展不平衡,有的单位出现了反弹现象。
放眼全国看创建,我市想要在87个到届的全国文明城市(区)和282个提名城市(区)中(其中县级121个)脱颖而出,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,且面临的对手大部分是经济实力强、基础条件好的中东部城市。所以,竞争异常激烈。
《孙子·谋攻》有云,“上下同欲者胜”。在4月27日召开的动员部署大会上,市委书记张战伟强调,同心同力同创建,济源风貌日日新。追求幸福生活、建设美好济源是我们共同的愿望。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,我们昂扬奋进的信念一点不能松懈,志在必得的信心一丝不能动摇,持续创建的脚步一刻不能停歇。各级各部门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携起手来,心往一块想、劲往一处使,以坚定的信念和有力的行动夺取城市创建的新成果,真正把济源建成崇德向善、文化厚重、和谐宜居的现代文明城市。
号角已经吹响,现在让我们以勇者必胜的信念,以最强有力的行动,确保蝉联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,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。